??專題 · 名詞術(shù)語
?
明式家具的名詞術(shù)語體系首先由王世襄先生創(chuàng)立,這套體系也構(gòu)筑起了一個壁壘,是所有家具
愛好者必經(jīng)的一個“門檻”。如果沒有這套術(shù)語體系,我們今天聊家具是沒有話語的,正如朱
家溍先生所評,這是一套完整的家具形態(tài)、制作描述的體系。這套體系收錄了1000多條家具
名詞、術(shù)語,研習社為這些名詞術(shù)語配圖,將這套體系完整地呈現(xiàn)給大家。
?注:名詞術(shù)語按現(xiàn)代漢語拼音排序,本次 G、H
?
?
?
【甘蔗床】榨取甘蔗汁的用具。
【趕棖】為了椅子腿足的堅實,變換足端橫棖、順棖的高度,使榫眼分散。
【杠箱】《魯班經(jīng)匠家鏡》語,用穿杠由兩人肩抬的大型提盒。
【高拱羅鍋棖】中部高起顯著的羅鍋棖,常見于一腿三牙方桌及酒桌或半桌。
【高火盆架】高度約與杌凳相等,面心開大圓孔,中坐火盆的取暖用具。
【高面盆架】后足高于前足的面盆架。
【高束腰】束腰較高, 能看到壼門臺座痕跡的一種形式。
?
【擱板】李笠翁語。柜櫥內(nèi)的隔層板。
【槅扇式圍屏】造型與槅扇相似的圍屏。【槅心】槅扇式圍屏上相當于格子門上“格眼”的一塊,即最高大的一塊。
【格板】架格足間由橫順棖及木板構(gòu)成的隔層。
【格肩】“格”音gě,北京匠師用作動詞,將榫子上端切出三角形或梯形的肩。
【格肩榫】橫材、豎材作丁字形接合,榫子上端切成三角形或梯形的肩,與榫眼相交為“格肩榫”。
【格角榫】大邊與抹頭合口處,造出榫卯,并各斜切45度,是為“格角榫”。
【供案】案形結(jié)體的祭祀用案。
【供桌】桌形結(jié)體的祭祀用桌。
【勾掛墊榫】用在霸王棖下端與腿足接合的榫卯。
【構(gòu)件】現(xiàn)代工程用語。蓋指家具中任何一個元件。
【鼓釘】坐墩上摹造鼓釘釘帽的裝飾。【鼓墩】①坐墩的別名。②桌腿下端鼓墩形的足,近似石柱礎(chǔ)。
【鼓腿】向外鼓出的腿足?!竟耐扰硌馈坑惺揖咝问街弧?/span>
牙條與腿足自束腰以下向外彭出,腿足至下端又向內(nèi)兜轉(zhuǎn),以大挖內(nèi)翻馬蹄結(jié)束。
【固定式燈臺】燈桿固定,不能上下升降的燈臺。
【瓜棱】模仿瓜形的坐墩棱瓣。
【瓜棱線】腿足分棱瓣的線腳,多見于無束腰方桌及圓角柜等家具上。
【掛燈椅】即燈掛椅,蘇州地區(qū)或稱“掛燈椅”。
【掛銷】腿足上部造來穿掛牙條兩端里皮槽口的長條銀錠榫。
【掛牙】上寬下窄,縱邊長于橫邊的角牙。即《魯班經(jīng)匠家鏡》所謂的“倒掛花牙”。
【掛檐】裝在架子床周圍的裝飾。
?
【拐子紋】回紋或主要由方轉(zhuǎn)角構(gòu)成的圖案?!竟兆印抗兆蛹y的簡稱。
【拐子龍】一種程式化的龍紋,從龍身生發(fā)出拐子紋,用以代替肢尾。
【官帽椅】扶手椅中的一類,包括“四出頭官帽椅”和不出頭的“南官帽椅”。
【官皮箱】一種常見的小型家具。底座上設(shè)抽屜,兩開門,抽屜上有平盤及箱蓋。
從造型及其雕飾來看,應(yīng)為梳妝用具。
【關(guān)門釘】榫卯拍合后,為了使其固定而鉆眼銷入的木釘或竹釘。
?
【管腳棖】貼近地面安裝, 能把家具腿足管牢的帳子。
【光地】浮雕花紋以外的地子,不雕錦紋,任其光素。
【廣石】產(chǎn)于廣東的白地黑紋變質(zhì)巖,清中期以后始大量使用到家具上。
【廣式】廣東制的硬木家具,主要指清中期以來用紅木、新花梨制的清式家具。
?
【龜背錦】以六角格子紋為基礎(chǔ)的圖案,常見于木嵌或螺鈿嵌。
【鬼面】《格古要論》語。形容黃花梨的天然紋理。
【鬼子椅】見《揚州畫舫錄》。椅子造型待考,可能就是“玫瑰椅”。
【柜】以儲藏為主要用途的有門家具?!竟駧汀抗褡觾蓚?cè)的立墻?!竟竦住抗褡拥牡装?。
【柜膛】柜門之下到柜底之上一段空間?!竟穸亲印抗裉诺膭e名?!竟裉虐濉抗裉耪娴牧Α?/span>
【柜膛蓋板】蓋在柜膛之上的板。
【柜帽】圓角柜柜頂向外噴出的部分。
?
【柜塞】獨具抽屜的悶戶櫥,因常擺在兩柜之間而得名。
【柜櫥】①柜子的別名。②從悶戶櫥變化出來而把抽屜下的悶倉改裝為柜的家具。
?
?
【滾凳】形似腳踏, 安有活動軸棍,腳踏滾動,有利血液循環(huán),是一種醫(yī)療用具。
【裹腿棖】棖子高出腿足表面,四面交圈,仿佛將家具纏裹起來的一種造祛?!竟_棖】裹腿棖的別名。
【裏腿做】采用裹腿棖造法的家具,北京匠師稱之為“裹腿做”。其起源當始于模仿竹制家具。
?
?
【過橋】厚板透雕,不僅兩面有花紋,連透雕縱深的地方也刻紋理,將兩面縱深的地方也刻紋理,
將兩面連起來,有如過橋?!具^橋玲瓏】《則例》 語。即過橋。
?
?
??
【蛤蟆肩】采用飄肩造法的格肩榫,?因似張口的蛤蟆而得名。
?
【海燈座】佛前供桌上用以承托海燈的座子。
【海棠式】取材于秋海棠花的造型。
【海棠式凳】凳面如秋海棠花造型的杌凳。
?
【耗子尾】一頭粗、一頭細的構(gòu)件,如扶手椅扶手下的聯(lián)幫棍。
【荷葉邊】波折形構(gòu)件的邊緣,或稱“荷葉邊”。
【荷葉托】鏡架或鏡臺上承托銅鏡的荷葉形木托。
【合扇】《則例》語,即合頁?!竞享摗考淬q鏈?!竞享撻T】釘有合頁的門,?
多用于方角柜。【合葉】合頁亦寫作“合葉”。
?
【合掌式】券口或圈口牙子板條接合方法之一。兩條盡端各留半片作榫,合起同一片之厚,
因有如兩掌相合而得名。
【橫棖】案形結(jié)體家具側(cè)面連接兩足的棖子。有時泛指連接任何兩根立材的橫木。
【橫拐子】矮面盆架聯(lián)結(jié)中心軸片及可折疊足的短材。
【橫楣子】架子床上的掛檐或稱“橫楣子”。
【橫順棖】案形結(jié)體家具正面的棖子為“順棖”,側(cè)面的棖子為“橫棖”,合稱“橫順棖”。
【紅豆木】鸂鶒木亦名“紅豆木”。
【紅木】有新、?老兩種。老紅木為清中期至本世紀初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。
新紅木為現(xiàn)代硬木家具用材之一,從東南亞進口。
【壺瓶牙子】《則例》語。即座屏風、衣架等家具上的“站牙”。
兩塊從前后抵夾立柱,外形似壺瓶(即葫蘆瓶)而得名。
【胡床】東漢時從西域傳來的交腳座具,乃交杌、交椅的前身。
?
【胡椒眼】北京匠師稱粗編藤屜的八角形孔目曰“胡椒眼”。
【虎爪】雕在家具腿足下端的獸爪?!净⒆ψブ椤俊秳t例》語。家具腿足下端雕獸爪攫球狀物。
【護眼錢】安在軸釘帽與家具之間的金屬片,一般作圓形,以防磨損釘眼及家具表面。
?
【花心】雕刻在牙條中心的花蕊形裝飾,或雕刻在兩卷相抵之間的花蕾裝飾。
【花牙子】有雕飾的牙子,亦可簡稱花牙。
【畫案】案形結(jié)體,寬于一般條案的無抽屜大案。
【畫桌】桌形結(jié)體,寬于一般條桌的無抽屜大桌。
?
【樺木】產(chǎn)在北方的有旋轉(zhuǎn)花紋的木材,屬Betula科。
?
【黃花梨】明至清前期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。近年經(jīng)成俊卿定名為“降香黃檀”(Dalbergia oderifera)。
【黃銅】金屬飾件用材,清中期以后較多使用。
【黃楊】學名Buxus Microphylia,一種質(zhì)地致密的黃色木材。
?
【回文】連接起來可無休止地延長?;匚募捌渥凅w紋樣北京匠師通稱“拐子”。
【混面】線腳的名稱,?即高起的素凸面,可上溯到《營造法式》
【混面起邊線】兩邊為陽線,中夾混面。
?
【混面壓邊線】兩邊為平線,中夾混面。
【活面棋桌】備有活動桌面的棋桌。揭去桌面,下為棋局。蓋上桌面,可作一般桌子使用。
【活扇活】隨意可裝可卸的扇活,一般有活銷裝置。
?
【活銷】安在可裝可卸活扇活上的木銷,如朝衣柜余塞板上的木銷,架格活后背上的木銷。
【火盆架】支承炭火盆的架子,有高、矮兩種。
?
- ?END ?-
?
??專題 · 名詞術(shù)語
?
明式家具的名詞術(shù)語體系首先由王世襄先生創(chuàng)立,這套體系也構(gòu)筑起了一個壁壘,是所有家具
愛好者必經(jīng)的一個“門檻”。如果沒有這套術(shù)語體系,我們今天聊家具是沒有話語的,正如朱
家溍先生所評,這是一套完整的家具形態(tài)、制作描述的體系。這套體系收錄了1000多條家具
名詞、術(shù)語,研習社為這些名詞術(shù)語配圖,將這套體系完整地呈現(xiàn)給大家。
?注:名詞術(shù)語按現(xiàn)代漢語拼音排序,本次 G、H
?
?
?
【甘蔗床】榨取甘蔗汁的用具。
【趕棖】為了椅子腿足的堅實,變換足端橫棖、順棖的高度,使榫眼分散。
【杠箱】《魯班經(jīng)匠家鏡》語,用穿杠由兩人肩抬的大型提盒。
【高拱羅鍋棖】中部高起顯著的羅鍋棖,常見于一腿三牙方桌及酒桌或半桌。
【高火盆架】高度約與杌凳相等,面心開大圓孔,中坐火盆的取暖用具。
【高面盆架】后足高于前足的面盆架。
【高束腰】束腰較高, 能看到壼門臺座痕跡的一種形式。
?
【擱板】李笠翁語。柜櫥內(nèi)的隔層板。
【槅扇式圍屏】造型與槅扇相似的圍屏?!緲喰摹繕喩仁絿辽舷喈斢诟褡娱T上“格眼”的一塊,即最高大的一塊。
【格板】架格足間由橫順棖及木板構(gòu)成的隔層。
【格肩】“格”音gě,北京匠師用作動詞,將榫子上端切出三角形或梯形的肩。
【格肩榫】橫材、豎材作丁字形接合,榫子上端切成三角形或梯形的肩,與榫眼相交為“格肩榫”。
【格角榫】大邊與抹頭合口處,造出榫卯,并各斜切45度,是為“格角榫”。
【供案】案形結(jié)體的祭祀用案。
【供桌】桌形結(jié)體的祭祀用桌。
【勾掛墊榫】用在霸王棖下端與腿足接合的榫卯。
【構(gòu)件】現(xiàn)代工程用語。蓋指家具中任何一個元件。
【鼓釘】坐墩上摹造鼓釘釘帽的裝飾?!竟亩铡?/span>①坐墩的別名。②桌腿下端鼓墩形的足,近似石柱礎(chǔ)。
【鼓腿】向外鼓出的腿足。【鼓腿彭牙】有束腰家具形式之一。
牙條與腿足自束腰以下向外彭出,腿足至下端又向內(nèi)兜轉(zhuǎn),以大挖內(nèi)翻馬蹄結(jié)束。
【固定式燈臺】燈桿固定,不能上下升降的燈臺。
【瓜棱】模仿瓜形的坐墩棱瓣。
【瓜棱線】腿足分棱瓣的線腳,多見于無束腰方桌及圓角柜等家具上。
【掛燈椅】即燈掛椅,蘇州地區(qū)或稱“掛燈椅”。
【掛銷】腿足上部造來穿掛牙條兩端里皮槽口的長條銀錠榫。
【掛牙】上寬下窄,縱邊長于橫邊的角牙。即《魯班經(jīng)匠家鏡》所謂的“倒掛花牙”。
【掛檐】裝在架子床周圍的裝飾。
?
【拐子紋】回紋或主要由方轉(zhuǎn)角構(gòu)成的圖案。【拐子】拐子紋的簡稱。
【拐子龍】一種程式化的龍紋,從龍身生發(fā)出拐子紋,用以代替肢尾。
【官帽椅】扶手椅中的一類,包括“四出頭官帽椅”和不出頭的“南官帽椅”。
【官皮箱】一種常見的小型家具。底座上設(shè)抽屜,兩開門,抽屜上有平盤及箱蓋。
從造型及其雕飾來看,應(yīng)為梳妝用具。
【關(guān)門釘】榫卯拍合后,為了使其固定而鉆眼銷入的木釘或竹釘。
?
【管腳棖】貼近地面安裝, 能把家具腿足管牢的帳子。
【光地】浮雕花紋以外的地子,不雕錦紋,任其光素。
【廣石】產(chǎn)于廣東的白地黑紋變質(zhì)巖,清中期以后始大量使用到家具上。
【廣式】廣東制的硬木家具,主要指清中期以來用紅木、新花梨制的清式家具。
?
【龜背錦】以六角格子紋為基礎(chǔ)的圖案,常見于木嵌或螺鈿嵌。
【鬼面】《格古要論》語。形容黃花梨的天然紋理。
【鬼子椅】見《揚州畫舫錄》。椅子造型待考,可能就是“玫瑰椅”。
【柜】以儲藏為主要用途的有門家具?!竟駧汀抗褡觾蓚?cè)的立墻。【柜底】柜子的底板。
【柜膛】柜門之下到柜底之上一段空間?!竟穸亲印抗裉诺膭e名?!竟裉虐濉抗裉耪娴牧?。
【柜膛蓋板】蓋在柜膛之上的板。
【柜帽】圓角柜柜頂向外噴出的部分。
?
【柜塞】獨具抽屜的悶戶櫥,因常擺在兩柜之間而得名。
【柜櫥】①柜子的別名。②從悶戶櫥變化出來而把抽屜下的悶倉改裝為柜的家具。
?
?
【滾凳】形似腳踏, 安有活動軸棍,腳踏滾動,有利血液循環(huán),是一種醫(yī)療用具。
【裹腿棖】棖子高出腿足表面,四面交圈,仿佛將家具纏裹起來的一種造祛?!竟_棖】裹腿棖的別名。
【裏腿做】采用裹腿棖造法的家具,北京匠師稱之為“裹腿做”。其起源當始于模仿竹制家具。
?
?
【過橋】厚板透雕,不僅兩面有花紋,連透雕縱深的地方也刻紋理,將兩面縱深的地方也刻紋理,
將兩面連起來,有如過橋?!具^橋玲瓏】《則例》 語。即過橋。
?
?
??
【蛤蟆肩】采用飄肩造法的格肩榫,?因似張口的蛤蟆而得名。
?
【海燈座】佛前供桌上用以承托海燈的座子。
【海棠式】取材于秋海棠花的造型。
【海棠式凳】凳面如秋海棠花造型的杌凳。
?
【耗子尾】一頭粗、一頭細的構(gòu)件,如扶手椅扶手下的聯(lián)幫棍。
【荷葉邊】波折形構(gòu)件的邊緣,或稱“荷葉邊”。
【荷葉托】鏡架或鏡臺上承托銅鏡的荷葉形木托。
【合扇】《則例》語,即合頁。【合頁】即鉸鏈。【合頁門】釘有合頁的門,?
多用于方角柜。【合葉】合頁亦寫作“合葉”。
?
【合掌式】券口或圈口牙子板條接合方法之一。兩條盡端各留半片作榫,合起同一片之厚,
因有如兩掌相合而得名。
【橫棖】案形結(jié)體家具側(cè)面連接兩足的棖子。有時泛指連接任何兩根立材的橫木。
【橫拐子】矮面盆架聯(lián)結(jié)中心軸片及可折疊足的短材。
【橫楣子】架子床上的掛檐或稱“橫楣子”。
【橫順棖】案形結(jié)體家具正面的棖子為“順棖”,側(cè)面的棖子為“橫棖”,合稱“橫順棖”。
【紅豆木】鸂鶒木亦名“紅豆木”。
【紅木】有新、?老兩種。老紅木為清中期至本世紀初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。
新紅木為現(xiàn)代硬木家具用材之一,從東南亞進口。
【壺瓶牙子】《則例》語。即座屏風、衣架等家具上的“站牙”。
兩塊從前后抵夾立柱,外形似壺瓶(即葫蘆瓶)而得名。
【胡床】東漢時從西域傳來的交腳座具,乃交杌、交椅的前身。
?
【胡椒眼】北京匠師稱粗編藤屜的八角形孔目曰“胡椒眼”。
【虎爪】雕在家具腿足下端的獸爪?!净⒆ψブ椤俊秳t例》語。家具腿足下端雕獸爪攫球狀物。
【護眼錢】安在軸釘帽與家具之間的金屬片,一般作圓形,以防磨損釘眼及家具表面。
?
【花心】雕刻在牙條中心的花蕊形裝飾,或雕刻在兩卷相抵之間的花蕾裝飾。
【花牙子】有雕飾的牙子,亦可簡稱花牙。
【畫案】案形結(jié)體,寬于一般條案的無抽屜大案。
【畫桌】桌形結(jié)體,寬于一般條桌的無抽屜大桌。
?
【樺木】產(chǎn)在北方的有旋轉(zhuǎn)花紋的木材,屬Betula科。
?
【黃花梨】明至清前期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。近年經(jīng)成俊卿定名為“降香黃檀”(Dalbergia oderifera)。
【黃銅】金屬飾件用材,清中期以后較多使用。
【黃楊】學名Buxus Microphylia,一種質(zhì)地致密的黃色木材。
?
【回文】連接起來可無休止地延長?;匚募捌渥凅w紋樣北京匠師通稱“拐子”。
【混面】線腳的名稱,?即高起的素凸面,可上溯到《營造法式》
【混面起邊線】兩邊為陽線,中夾混面。
?
【混面壓邊線】兩邊為平線,中夾混面。
【活面棋桌】備有活動桌面的棋桌。揭去桌面,下為棋局。蓋上桌面,可作一般桌子使用。
【活扇活】隨意可裝可卸的扇活,一般有活銷裝置。
?
【活銷】安在可裝可卸活扇活上的木銷,如朝衣柜余塞板上的木銷,架格活后背上的木銷。
【火盆架】支承炭火盆的架子,有高、矮兩種。
?
- ?END ?-
?